互联网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互联网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审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一、报送原则
互联网舆情的报送必须及时、准确、全面,注重实效。对互联网上可能出现的重大舆情及其苗头,进行归纳、提炼、分析、整理后第一时间将舆情准确报送。
二、互联网舆情报送流程
一审(初审)由互联网舆情监控员对舆情进行判断,记录其出处、整理并分类(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一般网络舆情、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后,第一时间将舆情报送审计局分管领导审核。
二审(复审)舆情监控员要发现舆情后,第一时间上报网络舆情工作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进行二次审核,确定舆情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如确定为网络舆情,及时将舆情信息报送局主要负责人,由主要负责人进行审核。
三审(终审)由分管领导将舆情上报局主要负责人后,由负责人进行最终审核,审核后,作出处理意见,在机关内部控制舆情扩散,并将舆情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网信办。
三、后期工作
(一)继续善后工作。网络舆情引导处置结束后,互联网舆情监控员负责继续关注网络上相关事件的舆情趋势。
(二)总结评估。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局领导班子对引导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引导处置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考评,同时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领导和个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奈曼旗审计局
2019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