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日浩来林场 森林质量提升项目

发布日期:2023-09-28 浏览次数:75

 

沙日浩来林场

森林质量提升项目

 


奈曼旗沙日浩来国有机械林场

2023年9月7日

第一章 项目基本概况

1.1自然概况

1.1.1 地理位置

沙日浩来林场森林质量提升项目位于奈曼旗部山区的沙日浩来林场管辖区。

1.1.2 自然条件

沙日浩来林场管辖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较为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5.8℃7.5 ℃,无霜期146—161天,年平均降雨量为240300毫米,70%多集中在6-8月份。辖区内多为坡地,土壤肥力居中,造林地坡度1030°可耕作土层厚度30 cm左右。

1.1.3 植被 

沙日浩来林场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有杨树、榆树、柳树、刺槐、山杏等树种。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等3个植被型组。

1.2深林资源现状

截至2022年底,沙日浩来林场森林资源保存面积8.2万亩,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1.85万亩,商品林5.9万亩,林木总蓄积13.5万立方米,面积大,分布广。

 

 

 

 

 

 

 

第二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2.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总书记“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坚持生态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坚持数量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重要指示。实现人工纯林向异龄复层混交林转变,由单一的木材生产经营向森林多功能近自然全周期经营转变,有效遏制人工林退化,恢复增强生态屏障防护功能,全面提升森林质量,达到可持续经营与利用目的。转变沙日浩来林场林业发展方式,实现林业供给侧改革及应对气候变化,增汇减排。

2.2建设原则

2.2.1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加强原生境保护,充分保留原有的天然林、珍稀植物、古树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2.2.2坚持因地制宜,造抚结合的原则

    一是按照立地条件,坚持适地适树的培育原则;二是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资源的需求确定建设树种;三是根据资源和管理条件,分区施策,宜造则造,宜补则补,宜抚则抚,全面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2.2.3坚持集约经营,科学培育的原则

严格遵循树种特性和自然规律,确定科学的营造林模式和经营措施,采取良种壮苗,开展集约经营,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2.2.4坚持可持续经营目标和近自然经营理念

按照可持续经营目标和近自然经营理念,结合森林经营规划,大力优化低质林分的树种、林层、林龄结构和空间配置布局。强化纯林抚育间伐措施,留足补植空间,培育多树种混交的复层异龄林,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2.3建设目标

1)通过调整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探索森林质量提升和多资源利用的模式及方法,促进沙日浩来林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完成现有林补造(杨树、樟子松3000亩,形成树种结构合理、生态系统稳定、森林健康多样的规模化树种资源。

3)通过项目实施,新增25000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增加林场木材资源储备,缓解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碳汇,为国家木材储备做出贡献。

4)通过项目建设,增加森林蓄积和提高林地生产力,探索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技术模式,摸索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和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推进国家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建设奠定基础。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点和规模

3.1项目建设地点

根据项目建设的原则和标准,确定奈曼旗沙日浩来国有机械林场管辖区为本项目建设地点。

3.2项目建设规模

为提升森林质量,培育与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针对当前沙日浩来林场森林资源单位蓄积量低、林分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运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改培25000亩。

3.2.1现有林补造改培

20222025年实施现有林补造改造3000亩。现有林树种杨树和松树,培育树种水曲柳麻栎树、柳树等。改培后形成杨树+水曲柳、麻栎树、异龄复层混交林模式。

3.2.2现有林森林抚育

    对现有林林分密度大,郁闭度高,通透力下降,草灌丛生与林木争肥,林环境已抑制了林木生长的3000亩现有林进行割草除灌、修枝、间伐萌芽树及结合施肥等系列措施,促进成林、成材。

3.3建设布局

3.3.1 布局原则

一是优先选择退化防护林、森林质量低的阔叶纯林,统筹规划,集中连片,相对集中。选择交通便利、立地条件较好的区,集中在区林道两侧布局,集约连片经营,实现规模发展。

二是适地适树,科学培育的原则。根据补造改培树种水曲柳麻栎树的特性,适地适树布局。选择洼地、土层深厚的中下部地段。科学培育,实现林地产出和生态功能的最大化。

3.3.2 项目布局建设方案

项目区建设与优材更替、无节良材培育目标相结合,造抚并用,突出林中空地的补造补造和森林质量低的林分的森林抚育。

3.4建设方向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建设3000亩,使项目区森林质量得到精准提升,朝着森林蓄积量增加30000立方米目标迈进。

 

 

 

 

 

 

 

 

 

 

 

 

 

 

 

 

 

 

 

 

第四章 项目实施区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

4.1主要技术措施

本项目是我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及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采取间伐、补造、割灌、扩穴、施肥、应用优质苗木或容器苗局部整地栽植等技术措施,调整林分组成,提高林地土壤肥力,改善林地、林木生长条件,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地、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培育优质、高效的珍稀树种用材和大径材、无节良材,实现立木培育目标和蓄积储备功能。

4.1.1 现有林补造改培

一是适地适树;二是突出培育珍稀树种,三是乡土树种优先。

主要树种选择水曲柳麻栎树,树种配置密度每亩40株。

4.1.2 良种壮苗

实行种苗“两证”制度和“三定”办法,按照《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85)培育壮苗,选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集》(GB6000-1999)规定的I级苗造林。根据树种或品种特性及地方栽培标准,本项目区采用2年生珍贵阔叶树容器苗或2年生大苗上山造林。

水曲柳2年生容器或裸根苗要求地径1.0cm以上,苗高100cm以上。裸根苗采用本地具有“两证”的Ⅰ级苗,即取即栽,保证造林成活率。

4.1.3 科学施肥

根据补造林地或林分土壤肥力状况,整地时每穴施放复100g,次年5月结合除草松土每穴施尿素50g,采取以树苗为中心,0.4米为半径开沟覆土地的办法施肥,达到维护林地充足养分和肥力,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4.1.4 培育措施

1)补造优质树种

    根据林地目的树种林木分布现状、经营目标,确定沙日浩来林场补造套种树种以阔叶树为主。采取均匀或不规则、块状、零星等补造办法,套种主要采用间针育阔方法,以利于树种结构优化。

2)树种调整

根据林分经营方向、目标和立地条件确定调整的树种或品种,可采取抽针补阔、间针育阔等方法,重点培育珍稀树种和大径级材、无节良材。

4.1.5 生态保护措施

本项目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将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程,严禁利用高毒、剧毒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防火林地,合理搭配树种,禁止陡坡地全垦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4.2施工进度

根据项目下达情况,现有林补造改培计划20242月前完成整地、施肥,20245月前完成栽植。补造改培未完成部分延迟至2025年完成。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5.1估算

项目的建设投资主要由现有林补造改培、现有林森林抚育、支撑体系投资和其它费用。

5.1.1 现有林补造改培投资

包括除草割灌、苗木、基肥、整地、植苗的肥料和用工费等。其费用根据项目建设模式(补造改培)、树种、造林模型等因素综合成本确定。

5.1.2 支撑体系投资

包括科技支撑、林道(作业道)、档案、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档案设备等。

5.1.3 其它费用

包括项目管理费、工作咨询费、监理费、设计费、招投标费等。

5.2估算指标

5.2.1 现有林补造改培投资指标

依据项目区有关补造造林工程建设方面的资料,以及沙日浩来林场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确定主要树种单位面积投资表(见表5-1)

补造改培、森林抚育单位面积投资表

5-1                                                     单位:元

森林提质模式

树种  类型

造林

三年抚育

合计

除草割灌

苗木费

基肥

整地

植苗

肥料

工时费

/公顷

/亩

现有林补造改培

一般

树种

300

155

30

450

150

217

430

4350

290

珍稀

树种

300

300

30

450

150

225

430

4650

310

5.2.2 项目建设其它经济指标

(1) 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1%。

(2) 咨询费:工作咨询费0.25%

(3) 设计费:2.5%。

(4) 招投标费:0.25%。

(5) 工程监理费:1.%。

5.3投资估算

按照以上技术经济指标和项目建设规模估算,本项目需投资185万元。

5.4资金来源

本项目需要筹措的资金总额为185万元项目投资全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

 

 

 

 

 

 

 

 

 

 

 

 

 

 

第六章 保障措施

6.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为加强沙日浩来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的组织领导,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沙日浩来林场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场长任组长,主管营林的副场长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组员,负责项目的管理、申报、规划、实施、验收与资金筹措,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6.2创新建设模式,转变项目管理方式

创新建设模式是本项目的基础和保障。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最佳精准提升模式。同时要加快路网建设、林业机械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现代化建设和管理。

6.3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培育质量

一是按规划搞设计,按作业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按验收拨付资金;二是坚持设计审批制度,要按规定标准、条件、程序审批,加强监督;三是项目法人制度;四是严把质量施工关,施工期间要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确保符合质量标准;五是坚持检查验收制度,工程竣工后,要及时组织检查验收。

6.4搞好科技推广,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一是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做到科技成果上山入林,提高科技成果贡献率。二是围绕项目建设探索森林质量提升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提高珍稀树种生长潜力,缩短培育周期。三是搞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和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林业科技水平。

6.5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成效

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要求加强项目的管理,实行工程招标、监理制度,对基地建设实行全程科学管理和监督,以保证资金的有效投放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6.6建立规章制度,规管理

主要是建立管护制度确保基地每天有两人以上巡视,严防人畜破坏,杜绝森林火灾,积极预防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定期监测基地建设成效,巩固基地建设成果。

6.7建立信息档案制度,巩固项目成果

要建立森林质量提升的专门档案,配备专人管理。利用遥感、信息、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建立快捷、有效的检测评价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为管理者的最终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科学的依据,巩固项目成果。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