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龙山镇党政班子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不断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打造生态青龙山、品牌青龙山、宜居青龙山、平安青龙山、幸福青龙山。现将一年来整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强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补钙铸魂。
一是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强化执行党支部书记周例会学习制度,各党支部集中学习党史30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1次,发放党史学习书籍800余册,“四史青年宣讲团”、“百姓宣讲团”、“干部宣讲团”开展宣讲94次,放映红色影片52场次。镇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6次、学习内容49条,开展集体研讨6次,各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26次。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和视频学习资料108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308次。依托“学习强国”“奈曼党建等”APP平台引导党员自主学习。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开展集中宣讲、宣讲团下乡讲课、党员干部线下自学的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我谈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来读”“我来写”专栏,有条不紊地推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员干部示范学,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培训2次、208人参训;健全完善三级宗教网络,严格落实两级责任制,团结各阶层统战对象,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全年召开3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利用“青龙山镇政府”微信公众平台每日发布工作动态,共发布各类信息313期,2046条,累计点击量达31.5万次;宣传“强国复兴有我,榜样就在身边”12期、“疫”线面孔8期、身边好人35期,被中央主流媒体采用稿件3篇、被自治区级主流媒体采用稿件68篇、被市级主流媒体采用稿件33篇,有效引导了全镇各界群众的正能量,凝聚了奋力打造“五个青龙山”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李树刚、宋颖二位同志被旗委宣传部评为“全旗优秀通讯员”。
(二)促提升,用党的组织建设夯基筑垒。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聚焦政治强、作风强、作用强,职能优、队伍优、保障优“三强三优”目标,锚定“功能发挥、改革创新、质量评估、品牌引领”四个着力点,强力推进“最强党支部”示范点和示范基地建设。申报市级“最强党支部”1个,旗级“最强党支部”14个。优化提升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群众功能,按照“四区十二室”标准化建设要求,完成30个村党支部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所有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同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推进“服务e家”试点6个,设置帮办代办岗,明确各类代办服务事项32项,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承接“一网办”事项27项,“就近办”事项42项,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的基层医保服务窗口成为通辽市唯一一家“全区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点”。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党委书记负总责、党政领导包联基层党支部、党建指导员包片指导、党支部书记与包村干部具体抓基层党建的“四级网络抓党建”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强党建的格局。选派5名青年干部作为村党支部党建指导员,主攻“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工作,由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牵头,坚持每月对各党支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指导、考核,累计指导工作94次。推动开展“揭榜领题”工作,制定《青龙山镇村党支部、村委会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根据各部门职能定位、年度工作要点以及临时性安排等项工作,科学精准量化考核指标,完善从严治党考核细则83条、推动“五个青龙山”高质量发展考核细则68条、加分细则17条,将定补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与定期考核评定相结合,抓牢村干部能力提升与管理。三是强化队伍建设。严把政治关、入口关,从优发展党员,年内发展党员24名。规范党组织关系转接,年内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26人次,维护党组织党员各类信息300余件次。组织机关党员召开主题党日活动12次、义务植树1次、文明实践活动22次。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共为群众办实事208件(次)。加强党费收缴管理,及时足额项收缴党费。对50名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并颁发合格证书。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培养到村任职选调生5人、村后备干部71人、农村实用性人才231人。对全镇29个村(社区)354名网格员开展了业务培训。四是壮大集体经济。全面开展村集体三资摸底排查,努力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多措并举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支部书记“走出去”开展现场观摩会,学习其他乡镇先进思想、创新做法,召开座谈会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等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2个,通过发展土地规模经营、设施农业、农机服务、托管服务、养殖小区等模式,全镇2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青龙山镇党委在“强国复兴有我“庆”七·一基层党建业务知识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三)优作风,用党的纪律建设促担当作为。
一是“比武争星”促担当有为。组织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开展3轮“比武争星”擂台赛,通过述职演讲+视频展示+交流互动、召开党建工作现场会等形式,互学互检,推动形成“明争暗赛、比学赶超、担当尽责”的良好工作作风。二是强化监督检查促主动作为。加强“三务”公开监督检查,上传党务、政务、财务三类24项指标共计900余条信息,完善便民服务平台知识库210条信息,对29个村(社区)开展常规工作监督检查9次,疫情防控监督检查40余次。三是强化警示教育促廉洁自律。调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开展7次警示教育大会,受教育人次达650余人次。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在元旦、春节、清明等节假日进行明察暗访15次。四是强化专项整治促风清气正。严肃查处群众投诉和上级交办问题线索4件,现已全部办结,立案审查1件,开除党籍1人。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行动,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次,召开专题会议2次,梳理党组织整改整治“回头看”问题5个,建立常态提醒机制3项,党员对照问题清单查摆问题14件,现已全部整改完毕。2022年12月,张永全同志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为“通辽市担当作为好干部”。
二、“五个青龙山”建设有效推进
生态青龙山建设有新进展。一是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道路,以山区水源涵养、水土流失防治,山地动植物保护为重点目标,在加强无立木林地恢复造林的基础上,大力争取实施退耕还林项目,选择文冠果、药桃、两杏为主的节水耐旱树种,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多种模式,完成无立木林地补植补造1841亩,欧投行造林1700亩,完成草变耕图斑838处,专项整治林业案件26件、林业图斑5处,并全部销号。绿化造林空间核查图斑1600处。发展“经济林+特色经济作物”效益型生态建设面积达到2.1万亩,促进全镇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二是积极推动发展现代化养殖业,严格落实全年全域禁牧政策,实行舍饲圈养,逐步推行“人畜分离”养殖模式。扎实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年内完成禁牧执法166次,逐步解决养殖与生态保护矛盾,有效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加强牲畜春防和秋防工作,全年共完成牲畜疾病预防31万头,防疫密度达到99.2%。
三是最大限度留住天上水,涵养地下水。承办全旗旱作高标准农田工作现场会,新增梯田面积20281亩,全镇梯田总面积达到7.1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28.3%。在实现农民耕作降本增效的同时,梯田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的大生态保护功能凸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机械化作业率低等问题得到有效解除。四是坚持以旅助农、以农兴旅,努力推动全镇形成以山水资源、田园风光为主,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20万元,协调专业机构编制《青龙山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青龙山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规划》,牵头设计实施青龙山洼自然生态景区与八虎山庄旅游自驾车露营地+陈国公主墓(萧氏家族墓群)+甘薯科技示范园和山地高标准水平梯田旱作农业园区一体化农文旅全域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逐步构建全域旅游框架。青龙山洼获评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八虎山庄自驾车露营地成为中国4C级自驾车露营地,八虎山庄旅游区以契丹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民宿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五星级招待户,四一村被评为自治区旅游重点村。2022年9月张永全同志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民政厅、农牧厅、乡村振兴局评为“全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品牌青龙山建设有新推进。一是逐步调优谷杂等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经济作物总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二是围绕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争资1200万元实施配套补链基础设施项目,拓展甘薯产品品种,促动薯渣、薯秧回收利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园区可用资产,多措并举构架营销网络,扩大销售渠道和销售范围,全镇年种植甘薯面积达到2.2万亩,年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群众在甘薯特色产业链上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态势喜人,产业振兴的势头越发强劲。三是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徐州甘薯研究所关于甘薯耐冷品种创制和选育项目合作日趋紧密,并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取得联系,与旗农科局共同承办“乡村振兴、科技帮扶”2022年甘薯产业技术培训班和甘薯产业高端论坛以及2022年奈曼旗优质鲜食甘薯品种筛选与鉴定会。年内青龙山镇被列入“特色小镇”名册,得力营子村入选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宜居青龙山建设有新成效。一是强化劳务服务功能,拓展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本年度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42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103人,人均增收11%。聘用公益性岗位保洁员184人、聘用符合条件的生态护林员57名。二是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扮靓我的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品牌,累计出动6960人(次)、各类车辆1392台(次),对全镇各村(社区)村屯周围及街道公共区域的垃圾、柴草等进行了集中全面清理,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组织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相关办公室工作人员30余人参加会议,到3个典型村围绕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学习交流。三是努力补齐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依托大阜线、G4513青龙山连接线、505县道,逐步织密环镇通村路网,目前已完成建设通村道路28.19公里,在建里程19.66公里,已立项招标未进场21.77公里。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水毁道路抢修,汛期出动420人次,动用车辆105台,修复道路25公里。为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质量,投入6万元,设立安全标识牌75个。四是完成厕改“回头看”工作,共排查1250户,其中存在问题120户,已完成整改。五是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全镇排球赛,进一步增强辖区内各民族群众联系交流,提高各机关单位“共驻共建”的责任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2年2月青龙山村被评为“奈曼旗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平安青龙山建设有新业绩。一是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安全生产管控整治力度。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二是加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收到12345交办工单393件,受理率100%、响应率99.5%、满意率100%。发挥网格员“矛盾排查员”作用,累计开展11轮矛盾纠纷大排查。全年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06件(次),化解102件,其中多年信访积案、重复访案件7件,化解率达到96%。承办旗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会议暨聘任仪式,发挥镇村两级调解员作用,累计调处各类大小矛盾纠纷623件(次)。三是稳妥推进智慧城镇建设,以“雪亮工程”为依托,在全镇61处主要通村路口安装监控,通过大数据共享,使得平安创建与应急预警处置有机结合。四是常态化开展公共安全隐患大排查。与旗级配合开展防火应急演练1次,防汛应急演练1次,召开3次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和专题会议,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问题隐患51起,均已清除;完成燃气使用安全专项排查行动,发现问题70例,已全部整改;排查发现矿山安全生产隐患62处,已整改完成51处;春季防灭火行动出动消防车4次,救援人数70人;常态化开展灭鼠行动,发放灭鼠药品3吨,减少鼠传疾病发生。五是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共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18510人,接种第二针18137人,第三针应接种14936人,实际接种14753人,接种率为98.78%。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4727人,已接种第一针4372人,接种率为92.48%。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推动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全镇疫情平稳可控。六是时刻做好抗旱、防汛、清雪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春耕阶段,为解决甘薯耕种难题,筹资购买和租赁水车12台,解决了农户春耕难题。夏汛期间,集中组织力量对全镇鳏寡独等特殊群体重点住户、重点地段、8座塘坝、2条河流(牤牛河、观音河)、5座方塘进行了拉网式摸排检查。组织各村按照实际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对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车辆、应急物资进行了完善修订。年内在防汛工作上共计投入资金77万元,累计出动200余人次,动用防汛车辆100辆。冬季雪季来临,清雪车辆、清雪人员、融雪剂均已储备到位,对应急方案进行再完善,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提高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我镇先后被表彰为“防汛抗旱先进单位”、“森林草原防灭火先进单位”,付永久同志被评为旗级“灾害防控先进个人”。
幸福青龙山建设有新拓展。一是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为594名群众办理养老保险待遇申请业务;受理办结144件丧葬补助业务,完成7904人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任务。开展社保缴费情况排查,个人补缴人数99人,补缴金额76400元。已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21084人次,参保比例达97.11%。清理整顿不符合条件低保户60户106人。新增低保242户375人,新增特困供养及三无人员6户8人,发放各类补贴及临时救助补贴428.7875万元。认真执行平价煤购买政策,为2471户群众提供了4488.5吨暖心煤。注册及实名认证“蒙速办”APP达10129人。党群服务中心承接“一网办”事项27项,“就近办”事项42项,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深度衔接。全镇共开展摸底排查4次,通过镇、村两级研判,对列入突发严重困难户的5户已制定相应帮扶措施。大力开展慈善事业,募捐22.3万元,新建“幸福家园”互助项目1处,并已投入使用,在17个村成立慈善工作站,救助家庭35户。落实开展好教育扶贫工作,发放教育补助资金共26.62万,惠及贫困家庭学生共98人次。三是扎实开展武装工作。全镇29个村(社区)民兵之家完成标准化建设,办公设施和物资储备齐全。开展民兵职能使命、形势战备等主题教育活动4次,开展防汛演练、消防演练等民兵军事训练5次。圆满完成150名民兵编组任务,兵役登记169人,组织开展义务劳动、扶贫帮困、政策法规宣传等活动200余人次。积极开展全镇重点优抚对象及60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核查工作,对家庭困难的退伍老兵发放各类优抚抚恤金及生活补助30780元。扎实开展退役军人“大走访”工作,以村社区开展大联动清单式逐一上门悬挂光荣牌,悬挂率达100%。2022年1月镇武装部被通辽军分区评为“先进基层武装部”。
一年来,我镇开展的各项工作成效喜人,在疫情防控专项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尽管全镇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但是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导产业集聚程度不优,农业产业化项目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促发展的能力水平还不够高,抓落实的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少数党员干部精气神不足,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今后,青龙山镇党委、政府将继续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贯彻落实旗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统揽谋划全镇“山水城共融、农文旅同兴”的发展蓝图,逐步绘就生态美、产业兴、居康安、生活富、人幸福的秀美青龙山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