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创新招投标“全周期”服务监管模式打造阳光交易新生态

发布日期:2025-07-28 浏览次数:4

一、背景介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奈曼旗积极探索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新路径,建立起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招投标“全周期”服务监管模式,全面提升交易透明度与公平性,为打造阳光交易新生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二、主要做法

(一)标前发布公示,备案进场“一步走”。一是将备案与进场合并为一个步骤,通过监管部门线上备案的招标项目可实现“零门槛、秒入场”,为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工程招投标备案进场一次性告知”二维码并实时更新,扫码即可获取备案所需材料,确保统一规范;二是依托自治区工程“一张网”交易系统,成功发布全区首条招标文件预公示信息,通过前置化意见征集,促使招标方及时校准文件内容,减少后续争议,提升交易公信力,为打造阳光交易生态夯实根基。

(二)标中全程监管,交易过程“阳光行”。一是将交易过程划分为四个责任段,实行专人分段负责,破解县级交易中心因人员少导致的“一人通办”困局,同步推出“不见面评标流程指导”工作新模式,有效降低廉政风险;二是推行评标专家、招标人代表、代理机构、监督人、见证人“五方分离”,通过物理隔离实现“非接触式评标”,同时,远程异地评标副场、评标专家及工位、见证人员、招标人代表实行随机抽取,增强关键主体不确定性,防范“围猎”风险;三是聘请社会监督员参与招标项目监督,形成“行政监督、社会监督、交易见证”优势互补的监管合力,进一步提高阳光交易水平。

(三)标后秒退保证金,助力企业“减负担”。设立统一投标保证金代收代退账户,在评标结果公布后,交易系统自动审核保证金退还条件,未中标人的保证金按原支付路径退回,中标人的保证金在合同订立信息发布后即时退还,有效解决投标保证金退付难题。此外,推广应用电子保函等电子金融产品替代投标保证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三、取得成效

通过实施一系列工程建设项目服务监管举措,奈曼旗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实现了质的飞跃。截至目前,工程建设项目不见面开标率、远程异地评标率、暗标评审率、评标评审“五随机”率均达100%;投标保证金退还实现“零延迟”,2025年上半年减少企业资金占用2.11亿元,通过电话提醒、函件提醒、监管督办的方式,推动中标合同订立公示,做到已签订中标合同项目合同公示率100%。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