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应对近期持续性强降水牛羊养殖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发布日期:2025-08-13 浏览次数:7

应对近期持续性强降水牛羊养殖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当前,正处于主汛期的关键阶段、强降雨极端天气频发,极易对牛、羊等畜禽生产造成健在危险,同时潮湿、高温的环境利于病菌滋生传播,牛羊易患各类疫病,且饲料、养殖设施等也受影响。为保障牛羊健康,降低养殖损失,特制定应对近期持续性强降水牛羊养殖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一、设施维护与安全保障

1.圈舍加固

全面检查牛羊圈舍,尤其是老旧、简易结构。修复破损的屋顶、墙壁,加固支撑梁。对砖瓦结构圈舍,查看屋顶瓦片是否松动,及时用水泥固定;钢架结构检查螺丝是否紧固,有锈蚀的部件马上更换。这能防止圈舍在强降水冲击下坍塌,为牛羊提供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减少因圈舍损坏导致牛羊受伤、受凉,进而降低疫病入侵风险。

2.排水系统优化

清理并疏通养殖场内外排水沟渠,确保排水顺畅。在地势低洼处设置临时排水泵,堆砌沙袋阻挡雨水倒灌。主排水沟深度和宽度需达标,且保持一定坡度,圈舍内设置二级排水沟并与主沟连通,防止积水。良好的排水能避免圈舍潮湿,减少细菌、真菌滋生,降低牛羊患呼吸道、皮肤病等疫病几率。

3.电气安全检查

检修场内电路、配电箱、照明及通风设备,确保无漏电、短路隐患。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强降水期间,非必要设备及时断电,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触电事故,保障人员和牛羊安全,同时避免因电气问题导致圈舍环境恶化,诱发疫病。

4.储备关键应急物资

提前储备足量饲草料、常用兽药疫苗(如消毒剂、抗生素、抗应激药物)、应急设备(如发电机、手电筒、应急灯)、备用饮水设备以及必要维修工具。

二、饲料与饮水管理

1.饲料储存

将饲料存放于地势较高、通风干燥仓库,用垫板垫高,与地面保持距离。雨前检查仓库密封性,雨后及时晾晒轻度受潮饲料,霉变的坚决丢弃,严禁饲喂牛羊。饲料霉变会产生毒素,牛羊食用后易中毒,还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妥善储存能保证饲料质量,维持牛羊健康。

2.饮水安全

确保牛羊随时饮用清洁、卫生的水,定期清洗水槽、水线,防止细菌滋生。对可能受污染水源,进行消毒处理。干净的饮水可避免牛羊因饮用污水引发肠道疾病、寄生虫感染等,维持牛羊正常生理功能。

3.重点监护易感群体

应特别关注幼畜、怀孕母畜、病弱个体等易感群体,密切观察其行为表现,如呼吸急促、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扎堆等。发现异常应立即隔离,咨询兽医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常规疾病可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传染病须防止扩散。

三、饲养管理调整

1.合理调整日粮

适当增加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添加青绿多汁饲料,但避免投喂被雨水浸泡、变质草料。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电解多维等抗应激添加剂。满足牛羊在应激状态下营养需求,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帮助牛羊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应激,减少疫病发生。

四、疫病防控强化

1.加强日常巡查

增加对牛羊的巡查频次,每天至少巡查2次,密切观察牛羊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粪便形态及体温变化等。重点关注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感冒等)、消化道疾病(如腹泻、肠胃炎等)以及寄生虫病(如肝片吸虫、胃肠道线虫等)发生迹象。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联系兽医诊断治疗。可及时发现疫病早期症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防止疫病在牛羊群中传播扩散。

2.严格消毒灭源

制定严格消毒制度,增加消毒频率。选择过氧乙酸、戊二醛、烧碱等高效消毒剂,对圈舍、养殖器具、场地等全面消毒,不同类型消毒剂交替使用。雨后及时清理圈舍内粪便、污水和杂物,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减少病原微生物数量,降低牛羊感染疫病风险。

3.病死牛羊无害化处理

若在强降水期间出现病死牛羊,应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要求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出售或食用。防止病死牛羊携带的病菌污染环境,避免疫病传播扩散,保护公共卫生安全。

五、灾后恢复与管理

1.设施修复检查

强降水过后,对受损的圈舍、仓库、设备等进行全面修复和检查,确保圈舍结构安全、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为牛羊提供良好养殖环境,避免因设施问题导致牛羊生活环境恶化,再次引发疫病。

2.评估牛羊健康

对牛羊群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在强降水期间患病或体质较弱的牛羊,给予特殊护理和营养补充,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同时,合理调整养殖计划,根据牛羊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适时安排出栏、补栏等工作。了解牛羊整体健康状况,针对性采取措施,保证牛羊群健康稳定发展,为后续养殖生产做好准备。

                  

编辑|李佳蕊    初审|秦文丽

复审|包玉国     终审|李栋升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