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引领下,奈曼旗水务局积极响应自治区“六个行动”部署,将“节水行动”作为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关键举措,“节”尽所能为奈曼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一、完善节水标准体系,明确阶段目标任务
2025年5月6日,奈曼旗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奈曼旗2025年节水行动工作方案》,为节水行动“量体裁衣”,构建“目标-任务-保障”三位一体实施框架,涉及5个方面19项具体举措。明确2025年全旗用水总量控制在58472万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3.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9以上;主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二、构建统筹协调机制,强化落实各方责任
建立以奈曼旗人民政府为主导,旗水务局牵头,旗农科、林草、住建及工信等部门协同配合的节水行动调度督导机制,动态跟踪节水行动工作进展。依托《奈曼旗2025年节水行动工作方案》梳理形成《奈曼旗推进落实2025年节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每月旗水务局汇总各领域进展数据,对比清单时限节点生成预警提示,以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多措并举协同发力,管好用好水资源
(一)地下水管控:严守资源红线,构建科学保护体系
奈曼旗从实际出发,从水量分配、计量、管控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工作。一是精准分配水量。年初,旗水务局根据奈曼旗经济社会用水需求,将全旗地下水管控指标按行业分解到户,其中,将全旗农灌地下水管控指标逐级分解至各苏木乡镇(场)、嘎查村、机电井。二是精确计算水量。奈曼旗工业、生活、服务业取水已实现计量“全覆盖”,年许可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农用水户全部实现在线计量。截止目前,我旗非农在线计量已安装100余套(涉及70余家)、农灌计量设施4630套(其中在线监测3693套)。2025年,计划再安装农灌计量设施2210套,其余井灌区全面实行“以电折水”计量。三是精心管控取用水审批。严格执行自治区限审限批制度,除城乡居民生活或者供热管网补水等特殊情形外,暂停审批新增取用地下水,且提级审批新增取用地下水。
(二)农业节水:深耕科技赋能,筑牢高效灌溉基石
一是工程落地,让灌溉效率节节攀升。2024年,奈曼旗建成高标准农田51万、玉米单产提升20万亩。2025年,计划再实施高标准农田3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10万亩,目前待国家批复中。二是技术先行,让每滴水都精准发力。推广应用抗旱品种、测墒灌溉、浅埋滴灌等农艺节水技术,推进适水种植和量水生产,严控发展高耗水作物,奈曼旗浅埋滴灌配套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面积已达125万亩。三是改革引导,让市场机制为行水行的注入新活力。奈曼旗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其作为拧紧“水龙头”的硬抓手。开发的农业水价智慧管理平台,不仅能实时监控、预警超采,更能自动核算每户的用水量和超定额费用。农户刷身份证即可查询明细,缴费透明;管理者对超用水行为了如指掌,收费精准。
(三)工业节水:聚焦循环利用,推动绿色生产转型
一是完善定额标准体系,加强定额管理的可操作性。2025年初下达2025年度用水计划,涉及取用水户512家,强化定额管理,严格落实行业用水量定额标准。二是推进先进节水技术应用,提升工业节水水平。奈曼旗工业园区现有入驻企业116家,已实现高耗水企业数字化监测全覆盖,90%以上企业完成节水技术改造,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85%。指导蒙古包食品、星石新型材料等5家企业成功创建为通辽市节水型工业企业,奈曼旗工业园区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级节水型工业园区。三是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以节水促减排。2024年再生水利用量为383.34万m³,利用率为100%。2025年1-6月份污水处理量为345.41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为265.57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48.29万立方米,城镇绿化及生态环境用水为217.28万立方米。
(四)城乡节水:凝聚全民共识,打造节水型生活场景
一是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聚焦高漏损地区。2024年,旗城乡给排水公司在大镇中心城镇开展了更换超期服役水表工作,并组建专项整改队伍,目前已更换超期服役水表4000余块,并逐步计划更换到期老式机械计量水表,提高供水计量准确性。2024年底大镇城区管网漏损率为8.57%。二是持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严控高耗水服务业和特种行业用水。从严规范洗浴、洗车等特种行业用水行为,奈曼旗水务局已完成对主城区37家洗车、洗浴商户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一户一档”取用水管理台账。
节水行动,重在行动。我们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打好节水“组合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奈曼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内蒙古办好两件大事提供坚实保障,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