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居民知晓度和影响力,7月28日上午,阳光社区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普法宣传活动。
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放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居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相关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介绍社区矫正制度的性质、目的、意义以及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和义务,解读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等,让晦涩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 ,引导群众正确看待矫正对象,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监督与帮扶工作中。
社区居民:摒弃歧视,以包容心态接纳社区矫正对象,发现异常行为及时向司法所反映,共同维护社区安全。
家庭与亲友:给予情感支持,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树立信心;监督其遵守规定,避免再次误入歧途;配合司法所工作人员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管理。
社会力量: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其自食其力;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帮扶工作。
此次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社区矫正法》的社会知晓率,营造了全社会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下一步,阳光社区将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系列宣传,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