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奈曼旗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干警依托“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选派资深法官走进奈曼旗第五中学,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法治教育课,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民族教育沃土,有力助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刑事审判庭主讲法官高度重视此次授课活动,提前与校方沟通,深入了解蒙古族学生的法治需求和关注点。主讲法官精心备课,将《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以及《民法典》中涉及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权利保障的核心条款,与生动鲜活的司法实践案例相结合,特别是选取了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课程内容特别注重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强调法律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坚实保障。讲座现场,法官摒弃了单一的说教模式,采用“案例解析+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多元形式进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PPT、短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并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们就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困惑进行提问,法官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讲座还结合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崇尚和谐、尊重规则的精神内涵,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是奈曼旗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深化“法治副校长”履职、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也是服务保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具体行动。活动有效提升了蒙古族青少年法治素养和公民意识。同学们反映,讲座内容贴近实际、通俗易懂,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对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校园及社会和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下一步,奈曼旗人民法院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依托“法治副校长”等平台机制,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进校园、进民族地区活动。并探索建立法院与民族学校常态化联络机制,及时回应涉法需求。通过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为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氛围、服务保障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