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八仙筒镇:茄子“丰”景好 致富“钱”途广

发布日期:2025-07-09 浏览次数: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时下,八仙筒镇红升村8栋25亩茄子喜迎丰收。走进茄子种植大棚,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映入眼帘:一排排绿茄饱满圆润、色泽鲜亮,在翠绿叶片的簇拥下若隐若现,宛如一串串晶莹的“绿水晶”映照着丰收的喜悦。大棚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着采摘、分拣、装车,忙碌的身影与丰收的果实相映成趣,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息。

“咱们村的茄子从6月份就开始采摘,能一直持续到10月份,眼下已经收了三四茬,每茬都有好收成!” 红升村党支部书记王树田乐呵呵地介绍道。

今年以来,红升村立足本村资源禀赋,精准把握茄子种植“周期短、采摘长、效益好”的优势,通过土地流转模式大力发展茄子种植产业,不仅让闲置土地“活”了起来,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据了解,村里的设施大棚以每亩3200元的承包费流转给种植户栽植绿茄,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在这儿干活离家近,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钱,一天能挣150元,轻松又踏实!” 正在棚内劳作的村民张树华说道。据她介绍,每茬茄子采摘都需要近10名工人,而从育秧到采摘的全周期里,8栋茄子大棚累计可吸纳500余人次务工,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增加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红升村的茄子不仅“长得好”,更“卖得俏”。第一书记车晓辙自豪地说:“我们充分发挥产地优势,精心拓展销售渠道,产量少时直供镇区超市,保证新鲜直达;产量上来后就批量销往赤峰等地,拓宽市场覆盖面。” 据统计,红升村绿茄每亩产量近1.8万斤,头两茬收购价达到每斤1.4元,当前批发价稳定在每斤0.6元,稳定的销路让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

一颗小绿茄,成了红升村的“致富果”。这正是八仙筒镇近年来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深耕特色种植的生动缩影——通过培育“接地气、能致富”的乡土产业,让土地焕发新活力,让村民增收有门路。下一步,八仙筒镇将继续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业形态,让更多“土特产”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让“茄”式幸福在更多村庄开花结果。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