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2025年2月11日)
中共新镇委员会 新镇人民政府
2024年,在旗委、旗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办好两件大事为统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按照考核工作要求,现将新镇党政班子2024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建设
(一)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始终将思想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委会首议题学习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开展学习研讨12次、专题研讨6次,班子成员撰写学习体会文章53篇、撰写调研文章13篇。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成为新镇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二)宣传思想全面提升。坚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召开意识形态领域中心组学习2次、分析研判会2次、专题意识形态会议1次,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督查检查2次,成功处置网络舆情20起。接待上级媒体15次,市级以上媒体报道稿件19篇,其中:“双千亩”种植基地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小村善治的平安“密码”等嘎查村稿件被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媒体采纳。
(三)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举办专题读书班1期、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3次,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18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0余场,组织党支部书记集中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4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4次,讲授书记专题党课43场,引导全镇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五个必须”,坚决防止“七个有之”,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四)聚焦主线毫不动摇。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把贯彻主线融入主责主业。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示范建设,让“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入人心,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
二、工作实绩
(一)年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组织基础更加夯实。申报旗级堡垒支部16个、坚强堡垒支部5个,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明显提升。新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个,修缮村级党群服务中心2个,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提升月”行动,确保党建工作高效规范、条理清晰。积极参与苏木乡镇“比武争星”擂台赛,获得“银牌擂主”称号。深入实施嘎查村后备干部“育苗培训”工程,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63名,为嘎查村“两委”平稳有序换届打好坚实基础。开展“党员队伍结构优化”行动,从党员队伍结构优化的现实需要出发,严把积极分子年龄、学历关,稳步提升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复退军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入党积极分子比例,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9名,新发展党员16名。
民生福祉普惠共享。注重强化群众救助帮扶,全镇享受低保人口增加至2983户5068人,五保人口增加至176户181人,残疾人护理补贴达724人、残疾人生活补贴达1104人。用心用情改善民生保障,养老保险缴费达到2287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提高到34955人。实施自来水水质提升工程4个,更新嘎查村供水设备21套,改造管道1800余米。深入开展就业帮扶,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8场,累计输出劳动力2.4万人次,助力近万人外出务工就业。协调发放暖心煤4316吨,保障群众温暖过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排查走访常住农户10822户30779人,摸排覆盖率达到100%,识别监测户42户107人全部落实帮扶政策,消除风险24户54人。
绿色底蕴更为深厚。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林地保护为重点目标,完成无立木林地造林947亩,全镇经济林面积发展到2.1万亩,林地总面积突破3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7%,高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深入开展生态资源违法图斑整治,全年下达各类违法图斑3201个,现已全部整改完成。严格执行全年禁垦禁牧政策,处罚违规放牧行为300余起。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投资41万元购置环卫设施,镇区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
产业振兴质效明显。全镇玉米种植面积达45万亩,谷子、荞麦等旱作农作物种植面积超10万亩,马铃薯、圆葱、红干椒、甘薯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至3万亩,青贮种植面积达1万亩。牲畜防疫密度连续2年达到100%,全镇牛存栏量6.5万头,肉羊存栏量达14万只。实施产业综合提升项目5个,建设塘坝2座,落实4.5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建设新镇村冷鲜库1座,建设舍布日图村养殖小区1处,产业振兴的势头愈发强劲。大力实施农业项目,打造节水增粮万亩片1个、千亩方16个,落实节水增粮项目26万亩、社会化服务项目8万亩、化肥减量项目1.2万亩、保护性耕作4.8万亩、土地深松5.7万亩。农业种植保险投保面积49.8万亩,较上年度增加10%。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无讼无访”嘎查村“双建”工作,申报旗级“无讼无访”嘎查村5个,累计办理上级交办信访案件4件,受理“12345”热线工单416件,化解初信初访案件4件,办结率均达100%,全镇群众信访案件数量较上年度下降71.4%,“12345”热线工单数量下降34.3%,纠纷调处成功率上升到100%。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认真落实旗委政府招商引资工作部署,年初以来引进项目2个,签约金额1.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个。2023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全力以赴落实过境项目征地工作,完成巴奈阜电网、LXB调水和查日苏至义隆永段天然气管道工程60.48公里过境土地征收任务,过境标段施工全部顺利完成。配合海螺集团完成矿区土地流转1005亩,为奈曼旗高质量发展贡献新镇力量。
(二)上年度考核中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
按照2023年度考核反馈意见要求,制定《新镇党政班子2023年度考核指标项目减分因素整改报告》,涉及2方面34项减分因素均已立行立改。
三、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
(一)从严治党责任全面加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题会议4次,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5起。开展一对一廉政谈话26人次,分领域廉政谈话一轮55人次。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152个,健全防控措施173个,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镇党委会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10次,进一步细化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清单43份。围绕“两件大事”和“六个工程”开展监督检查40余次。坚守重要时间节点,严肃纠治“四风”,开展明察暗访26次。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年党纪处分10人,其中党内警告2人,诫勉谈话3人,提醒谈话5人。
(二)专项工作走深走实。全面开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村级组织机构进一步优化,事项清单更加清晰,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为基层减负松绑。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组织专题会议4场,通过“党委自查+纪委监督”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30余次,健全完善制度12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1项。
(三)巡察整改工作见行见效。针对旗委第五轮巡察反馈的26个具体问题制定整改措施66条,梳理整改进展76条,建立完善工作制度23项,追缴各类资金140余万元,集中整改期间整改完成率达到“优秀”等次,整改成效作为先进典型在“奈曼巡察”发布。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镇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农业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乡村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人居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美丽乡村建设还需要加大力度。
(三)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嘎查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党员干部的作风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党风廉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2025年工作主要思路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加强嘎查村干部队伍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嘎查村后备干部“育苗培训”工程,为嘎查村“两委”平稳有序换届打好坚实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巩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成效,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镇党委工作的全过程、社会发展的各领域,运用好“监督执纪+”平台,全面推动党委主体责任落实。
(二)加快打造现代农牧业强镇。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落实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社会化服务”项目,推动现有高标准农田全部建成吨粮田,持续争取千亩方、万亩片示范区项目,推动粮食总产突破3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锚定通辽市打造“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目标,持续扩大肉牛育肥规模,强化技术服务,抓好标准化养殖小区、动物医院和标准化改良站点建设,在稳定肉牛养殖规模的同时不断提质增效。坚持从市场开发端持续发力,着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做优谷子、荞麦、马铃薯、圆葱、林果等特色产业链,打造好“新镇农品”品牌,推动传统农牧业大镇加速向现代农牧业强镇迈进。
(三)加快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生活服务业提质增效,深挖旅游资源、规划精品路线,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行动,打响多彩新镇文旅区域品牌。依托麦饭石产业园项目做好生态养生文章,探索发展生态康养旅游项目;依托柏盛园研学基地做好学习实践文章,探索发展文旅融合的文化研学旅游项目;依托山咀村绿色小米、荞面产业做好“一二三”产融合文章,探索发展农畜产品农家乐旅游项目;依托镇区十余座水库资源做好休闲娱乐文章,探索发展垂钓经济旅游项目。通过丰富旅游业态,推动山水资源、特色产业转化为消费经济、富民产业。
(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启动新镇文体广场和绿地公园建设项目,规划新城区道路两侧商业街1.5公里,完善新城区绿化、亮化、给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提升新镇小城镇建设品味。打通通村断头路60公里,新建垃圾中转站全面启用,持续推进户厕改造,加快建成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要事。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积极申请乡村振兴衔接和京蒙协作项目,落实好产业帮扶、社会帮扶、兜底保障、扶贫帮扶资产管理等措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更大成效。
(五)加快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持续推进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2024年已完成的林木补植补造工作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治一片、成一片”,森林覆被率达到33%以上。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与林果产业发展,在打造石碑村林药复合种植产业试点,推动生态经济林面积持续增加。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行为,强化林草卫片图斑整改,不断提升生态建设质量。严格执行禁垦禁牧政策,坚持以草定畜、舍饲圈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巩固好林草专项整治成果。常态化开展河道“清四乱”工作,坚决维护好流域水生态环境。大力落实好“三北”六期工程、“五个千万”工程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确保重大生态项目有力推进、有序实施。
(六)加快巩固团结奋进大好局面。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把贯彻主线融入主责主业,所有工作都要紧紧围绕主线、毫不偏离主线。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示范建设,让“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入人心。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加大无讼无访嘎查村建设力度,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认真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建好用好镇级应急突击队,有效应对洪涝、暴雪等自然灾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新时代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坚决维护好“全面建设先进单位”荣誉。